为工程科技工作者服务 | 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 | 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 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最美工程师
我的位置: 首页 > 最美工程师
蒋树屏
发布时间:2023-08-14 09:53:14
  |  
阅读量: 

蒋树屏.png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重庆方斗山隧道……1000多座重大隧道都有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隧道方向首席专家蒋树屏的点睛设计,多年来他一直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科研开发和勘测设计。

蒋树屏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我从1984年被公派到日本大阪工业大学、日本神户大学,进修土木工程和地下结构专业,取得了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

从日本回国后,面对国内公路隧道技术落后的局面,蒋树屏主要抓了三件大事:在重庆交通设计院内筹建了国内唯一的公路隧道及岩土工程试验室,发起成立了中国公路隧道学会,主持编写隧道技术规范。完成这三件大事整整花费了他十年的心血。

2009年港珠澳大桥建设之初,为至少保证港珠澳大桥120年安全运营,必须拿出中国标准和管理措施。这个任务落在了以蒋树屏为首的科研团队肩上,他带领团队承担了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依托的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其中“离岸特长沉管隧道防火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就是最重要的科研课题之一。

“为了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记得当时我们为了开展一系列模拟灾害现场的灭火防灾试验,特地选择了与港珠澳大桥环境类似的海边,建设了与沉管结构完全相同的1:1实体隧道进行试验。”蒋树屏说道。每一次试验,研究人员都必须用全部的精力确认瞬间即逝的数据。经过多次实验,火灾现场放出的能量最高达到50mW、温度高达1000℃时,沉管接头的关键部位依然是安全无损的,这也是技术上的一次突破。2018年10月,历时9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通车。目前,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具有沿线长、埋深大、交通流量大等特点。

因为隧道工程的风险很大,不可见的因素多、情况复杂、危险发生率高。紧急救援情况时有发生。“有一次,正在建设的天汕高速公路某隧道突然出现塌方,12名施工人员被塌方的巨石封在了狭小的洞内。”蒋树屏回忆起这件事时仍心有余悸,他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工地现场,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向救援指挥部提出了从正面钻孔的意见。从正面掘进速度最快,方向也容易掌握准确。在蒋树屏的坚持下,事故现场指挥部最后采纳了他的抢救方案。事故发生34小时后,12名工人全部获救,看到被困工人都全部脱险了,他的脸上才露出了笑意。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蒋树屏多次承担救灾抢险的重任。

直到今天,72岁的蒋树屏依然战斗在自己的技术岗位上。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工程第一线指导工程建设,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了建设交通强国,作为共产党员,我会一直战斗在工程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