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正值第六个世界工程日,围绕今年世界工程日的主题“工程创新打造更具韧性的世界”,聚焦工程创新在增强全球韧性、应对各种挑战中的重要作用,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召开了四届五次理事会暨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同期举行第六期“工程领航·才智飞扬”卓越工程师大讲堂。协会理事长王力军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勤主持会议。第四届全体理事、监事、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共160余人参会。
(会议现场)
(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勤主持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审议稿)》,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协会在人才培养、企业帮扶、产教融合、对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成效,明确2025年将着力提升协会服务品质,扎实开展学术交流、课题调研、建言献策等工作,稳步推动工程技术进步奖评选、团体标准制定、工程能力评价等创新举措;审议通过了《协会2024年财务工作报告(审议稿)》、《协会关于新增单位会员的说明》、《协会关于增补调整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的说明》、《协会 2023 - 2024 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名单的说明》及《协会关于调整、设立专业委员会相关事宜的说明》,进一步完善专业领域布局,强化协会服务功能。
(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娅作《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协会副理事长、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生产部副总经理蒋科作《协会关于调整、设立专业委员会相关事宜的说明》)
会上,举行了新成立的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工业设计专委会的成立旨在链接相关领域产学研资源,汇聚政、企、校及行业顶尖专家力量,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促进工业设计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设计成果在智能智造、绿色发展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助力“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跃升。同时,也为协会在细分领域专业化服务再添“尖兵”,进一步充实协会分支机构团队。
(协会理事长王力军为工业设计专委会授牌)
会上,协会理事长王力军与重庆轻工职业学院副校长李小波签署合作协议,聚焦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当中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的轻纺产业的发展需求,强化轻纺专业教育与产业衔接,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平台,推进协会与高校双向以实战经验赋能理论教学,以学术创新反哺产业突破,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与智力支撑。
(签约仪式)
最后,协会理事长王力军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过去一年,在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会行业影响力、社会公信力和会员凝聚力逐步提升。面对 2025 年的工作任务,协会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他强调,一是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构建助推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规律性认识,攻坚克难、上下齐心。二是聚焦服务功能升级,打造赋能发展引擎。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力推进协会数字化进程、学术品牌活动开展、专家智库建设、团体标准制定等创新服务,为工程科技人才搭建更广阔舞台。三是深化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合作共赢格局。加强与国际工程组织及国内兄弟协会的交流合作,通过经验互鉴、项目共建、难题共解,形成联动发展。四是推进评优树典行动,激发创新创造动能。有序推进本年度首次“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工程技术进步奖”评选工作的开展,严格规范评选流程,广泛动员、科学筛选、确保评选公平公正。通过评选活动,充分展现我市工程师队伍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活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工程师投身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一线。
(理事长王力军讲话)
会议同期举行了第六期“工程领航·才智飞扬”卓越工程师大讲堂。聚焦大数据及 AI 人工智能领域,邀请三位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协会副秘书长、协会AI与大数据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蒲勇主持会议。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融合发展处处长吕宏庆解析《数字重庆1361规划与实践》,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场景全面展现重庆数字化转型路径;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AI大模型中心主任齐鹏作《Deepseek和大模型应用》专题报告,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案例,介绍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重庆本土第一款语言大模型“兆言”,在大模型智能体排行榜位列全球第三、国内第二;信威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骆大海作《制造业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流程及场景建设》专题报告,分析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信息孤岛多、数据标准度低、数据挖掘利用难的案例,分享了为企业提供可操作的转型方法论。三场报告紧扣技术前沿与产业需求,为与会者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
(协会副秘书长、AI与大数据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广睿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蒲勇主持大讲堂)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融合发展处处长吕宏庆作专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AI大模型中心主任齐鹏作专题报告)
(信威通信集团副总经理骆大海作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通过总结成果、谋划未来、深化合作、共探前沿,有力推动区域工程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助力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让工程师们在数字化转型主战场锤炼本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工程科技支撑。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动力,助推重庆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